原本想要到東石吃海鮮大快朵頤一番
結果不小心在網路上google到東石有前往外傘頂洲的遊船
一天只有三班9點、12點和下午3點
於是在11:30與阿雀會合後,連忙飆車前往東石漁人碼頭
匆匆買完兩張船票1200元後,趕在遊船出港前迅速上船出海去囉~
東石港大多中的漁船大多都是汕舨船,想來是因為大多是沿岸漁業或是養蚵收成使用
我們今天乘坐的天檀三號也是由汕舨船拼裝而成
汕舨船吃水淺,所以在靠近沙洲的時候,才能方便靠岸去
今天我們的船掌小姐是號稱能說、能唱、能跳的蚊子姐
一路為我們簡要的解說東石附近的養殖漁業
像是蚵架的放置有平掛式和垂釣式
平掛式的蚵因蚵可以一直吃水中的迴游生物,所以通常四個月就可以採收
垂釣式的則因為海水漲退潮的原因,所以蚵能吃到浮游生物的量較少,以至於生長速度極為緩慢
另外漁民也會在海中置放魚網,據說是專門捕撈鰻苗回去飼養的
隨著船隻越來越往外海前進景色越來越單調
這時候當然就要把local的娛樂給端出桌了
這時候我們這位阿嬤一路上就在台灣海峽上不停的引吭高歌,一首接一首
正午的船班最動人的就是備有豐盛的午餐buffet,讓大家一路吃到飽
但三小吃完眼前這一碗之後就不太敢隨意走動
因為船隻越到外海風浪越來越大
尤其是汕舨船吃水淺,晃動的幅度可比海盜船
三小實在很怕把吃進去的東西全都倒出來,所以只能坐在位置上遠望地平線
在一陣劇烈的搖搖晃晃後,終於眼前浮出一塊陸地
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-外傘頂洲
幸好今天搭乘的是汕舨船,可以直接登陸,讓我們免於涉水而過
早期濁水溪主流藉北港溪、西螺溪注入海中,大量泥沙沈積在河口附近海域
經過長年累月的波浪和海流作用,外傘頂洲因此形成
1960年代,外傘頂洲曾住居逾千人
收到東北季風的影響外傘頂洲每年會不斷的往西南方移動
早期外傘頂洲位置原在雲林口湖鄉外海,現已移動至嘉義東石鄉外海
近年來由於河川興建攔砂壩,導致沙源減少而逐漸縮小
外傘頂洲的面積從原來的500多公頃,到目前只剩100多公頃
外傘頂洲上的地標竹篙寮是由一對漁民陳姓老夫妻自行搭建,但因為安全疑慮2012年已被政府強制搬離
赤腳下到沙洲上後,每個人開始拿出工具努力的刨蛤仔
奇怪的是不僅刨不到半隻蛤仔,連就常見的招潮蟹也全不見身影
但是這從湖北來的媽媽帶著小朋友玩沙玩的很起勁
想到將來這一片移動的國土及將會成為消失的國土
三小一定要在這裡跳拍留下最後的身影
回程的時候,正好看到一船載滿蚵殼的汕舨船準備出海綁蚵殼去
三小則是在剛剛的驚濤巨浪當中,反胃的難以平靜
討海人的生活真的過得很辛苦呀!!!
為了壓壓驚,特地繞到東山買個有名的籃記東山鴨頭當下午茶去
今天的鴨翅滷得太乾了,結果吃的三小我牙床好痛呀呀呀~
吃東山鴨頭還是得吃脖子才是王道
晚上夜宿關子嶺溫泉,但因為太晚訂房,所以訂的房間又鳥又貴
因此決定要好好得多泡幾次溫泉,才能賺的回本
既然來到關子嶺當然也得享用一下當地的土雞城
前往關子嶺的路上,一路都是土雞城林立,看的三小眼花撩亂
於是只好隨意選了一家看起來人氣頗旺的竹香園用餐
半隻雞售價340元,還送東送西,吃起來十分合算...
隔天一早吃完早餐,到附近的紅葉公園隨意走走
步道看到這一捆的溫泉線,還是覺得十分驚人
步道邊全是一桶一桶超大營業的水塔,再次讚嘆
詭異的建築傳出一陣一陣的瓦斯味和轟轟的聲響
難不成這些是再把溫泉水加熱的設施??? ㄟ~~
爬了好多階梯後,終於到崁頂的紅葉公園,明明是假日,但遊客少得可憐
明明是紅葉公園,但....說好的紅葉呢????
晃玩了關子嶺步道後,再次驅車前往崑濱伯的故鄉-台南後壁
為了慢遊後壁,我們將車停放在車站附近
然後租了兩台有悠哉的自行車後,從後壁出發到菁寮去
鄉下地方針的甚麼都好親民喔!
這麼好騎的自行車,一小時只要30元,辦好租車手續後,立馬出發
前往菁寮的路上遇到超迷你的平交道,只能容許自行車或機車通行
嘉南平原的林蔭大道一路上人煙罕至,整條馬路像是被我們包場一樣
加上車子超好騎,天氣超涼爽,心情也就愉快滿滿的
走進菁寮時光真的好像暫停一般,所有的東西都古樸的好可愛
菁寮米食館、菁寮天主堂、菁寮老街、荷蘭井
中藥店、棉被店、鐘表行、割稻飯
處處都有許多迷人的小角落值得細細品味
有空,請到菁寮走一走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